3777金沙娱场城

对标一流掘进技术 建立高效回采模式——漳村矿创造“3777金沙娱场城掘进新速度”

2014-12-05 00:56 特约通讯员

 

“十二五”期间,漳村矿对照集团“实施创新驱动战略,打造科技创新企业”要求,坚持以科技为支撑,以创新为动力,瞄准快速掘进核心工艺突破,坚持走“产、学、研”相结合的道路,通过不断探索、创新、实践,“掘支锚探连续平行作业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”实现了重大突破,形成了“快速掘进漳村模式”,创造了“3777金沙娱场城掘进新速度”。

    集团四届二次职代会提出“建设高效回采新模式,打造技术引领、集约高效新优势”,明确将“漳村矿新型综采面端头超前支护工艺试验”列为集团的重点创新项目,要求加快推进实施,确保取得成效。按照集团相关要求,漳村矿加大了对掘进超前支护技术的攻关力度,20128月,在集团首家试验了交错自移式掘进超前支护装置,通过采用两层顶梁、横梁加顺梁整体框架式结构,依靠液压系统操作完成移动和升降等动作,实现了顶梁支撑顶板、交替行走,解决了掘进头多年来几乎是空顶作业的技术难题,确保了作业人员完全处于支护状态下作业,同时将掘进循环步距由原来的1m提高到3-4m,小班最高进尺为10排,圆班最高进尺为21排,正规循环率高达96.7%,创造了月掘进进尺745m的优异成绩。

    在第一代 “交错自移式掘进端头支架”取得成效的基础上,漳村人不等不靠,主动加压,按照集团“推进十项关键性技术突破”部署,又主动进行了第二代“连续自移式端头支架”的探索与实践。经过技术论证、方案设计、配套组装等准备工作,20133月上马了“掘支锚平行连续作业一体化”设备,并根据井下现场实际,进行了36项技术改进,支架自移方式实现由相互支撑、交替落架前移向连续支撑顶板、承压移架的转变,同年10月在西下山回风巷进行了大断面半煤岩巷掘进试验,创造了月进尺800米的优异成绩。

    交错自移式端头支架和连续自移式端头支架,只是解决了临时支护的环节问题,并未使整个掘进生产系统和工艺发生根本变化。为全面系统地提升掘进效率,该矿按照集团201415日项目研讨会提出的要求,坚持“项目实施、成果鉴定、专利申报”平行推进的原则,全力以赴加快“掘支锚探平行连续作业一体化研究与应用”项目实施。该矿成立了核心项目攻关小组,坚持每月召开专题会,落实推进情况。并结合井下巷道情况,先后对掘探一体机、超前支护装置、钻锚平台、自移机尾等进行了29项创新改进,缩窄了钻锚平台,满足了行人通行要求,加装了风筒自移装置、电缆不落地装置、除尘风筒伸缩托架等。项目自20149月在该矿运巷组织试验,采用掘探机超前探测钻机,实际最大探孔可达100m,每月可节省90小时,最大循环步距可放大到4.5m,工作面平均粉尘浓度由原来的538mg/m3下降至47mg/m3,下降了91.3%1010日至1110日,实现了最高小班进尺10.8m,最高日进尺22.5m,日掘进进尺提高了2.8m,并创造了月进尺830米的掘进新纪录。

    经过三个阶段的不断探索试验,该矿“掘支锚探连续平行作业一体化项目”最终形成了集超前钻探、快速临时支护、除尘改善环境、连续支护为一体的高效掘进技术,实现了前掘后锚、掘锚平行作业,做到了以空间换时间、用时间换效率,实现了快速掘进版本从1.02.03.0的升级,形成了快速掘进漳村模式。该项目2014年通过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,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并获得6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。

    发展永无止境,创新没有句点。今后,漳村矿将在掘支锚探连续平行作业基础上,继续探索掘进自动化、智能化操作,主动对标国内外一流掘进技术,力争向“月进千米”冲刺,为集团快速掘进技术工艺突破积累宝贵经验。

相关新闻
Baidu
sogou